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Journal of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管理科学

  • 属性值为模糊数的变权综合决策方法

    桂丹萍;李德清;曾文艺;周开颜;

    对多个模糊数的排序,先由可能度矩阵构造一个布尔矩阵,进而得到模糊数优势度向量,据此给出一种新的模糊数排序方法.随后,对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先利用实数型状态变权向量和模糊数优势度向量构造模糊数状态变权向量,并建立模糊数变权公式,进而得到属性值为模糊数的变权综合决策模型.最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2021年13期 v.51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灰色种群动力学的企业创新种群成长区域关联研究

    王圣元;陈万明;

    以种群动力学为主要理论依据,考虑企业创新种群的空间关联性,开发了企业创新种群成长动力学模型.研究某一区域企业创新种群内部,以及相邻区域企业创新种群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华东地区各省市的相关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种群规模的灰色性,构建灰色种群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空间关联性的灰色种群动力学模型适合分析企业创新种群内和种群间关系.华东地区各省市企业创新种群的竞争与协同关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对其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优化不同区域的企业创新成长环境.

    2021年13期 v.51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政府引导下的突发公共事件网媒议程和网民议程博弈与互动机制研究

    张宝生;张庆普;

    新媒体时代,公众通过网络逐渐掌握了舆论的话语权,议程设置已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颠覆了传统议程设置功能.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突发公共事件舆论传播过程中网媒议程和网民议程的博弈与互动机制具有时代特征和重要现实意义.根据议题属性将议题分为正向议题和负向议题,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网络媒体和网民议程设置的博弈模型,对模型求解分析与数值仿真,探讨了不同条件下的议程演化趋势.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社会环境氛围对网络媒体和网民的议程选择有直接影响;双方议程设置利益和效用的差异使网媒议程和网民议程交互影响而产生波动;当负向社会环境占据主导地位,两方系统很难靠自身实现良性运转时,政府应通过设置政府议程参与到舆情治理中,通过心理效应和奖惩制度引导网媒议程和网民议程,通过三方联动建立舆情危机的协同治理体系.

    2021年13期 v.51 1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CA与改进ANN的驾驶员愤怒情绪识别

    于祥阁;张敬磊;王云;盖姣云;孙龙祥;

    为能够准确识别出驾驶员的愤怒情绪,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以驾驶员愤怒情绪为研究对象,利用车辆行驶数据建立数据集,构建PCA与改进ANN组合辨识模型,将数据集输入到组合辨识模型中,进行驾驶员愤怒情绪识别,并与单独的改进ANN辨识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CA与改进ANN组合辨识模型的正确率为94.67%,F1-Score为0.8552.相比较于单独的改进ANN辨识模型而言,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正确率和F1-Score.通过模型的高识别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甚至避免愤怒情绪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为辅助安全驾驶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人机共驾的安全性.

    2021年13期 v.51 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公平偏好视角下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的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博弈研究

    洪开荣;周潇;

    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是创新城市房屋征收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能推动城市房屋合理征收补偿顺利进行.构建了地方政府、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被征收人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公平偏好视角下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对城市房屋征收补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调节地方政府、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被征收人的公平偏好能促使城市房屋征收补偿走向合理化.应加强政府的公平理念构建、加快推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增强被征收人的公平意识.

    2021年13期 v.51 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灰色GM(1,1)预测模型及拓展研究进展

    徐宁;丁松;公彦德;

    灰色预测是一种不确定性系统预测理论,以GM(1,1)为基础的预测模型得到较多关注与研究.针对GM(1,1)及相关拓展和改进模型,总结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从预测精确度研究、模型适应性研究、模型结构拓展、冲击扰动预测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梳理灰色预测领域重要成果,探讨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灰色预测理论未来发展建议.

    2021年13期 v.51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1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机器系统优化设计及应用仿真研究

    马力;辛明翰;刘鹏;范亚楠;王立军;

    根据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作业的实际需求,对其收运机器系统的优化配备问题展开研究,在深入分析农作物秸秆收储运过程中各项作业逻辑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机器系统优化配备的一般数学模型,针对关键机器(打捆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选型研究.以浓江农场为实证对配备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给出最佳配备方案.该方案可为相关单位构建秸秆收储运机器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2021年13期 v.51 60-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北京市PM2.5浓度与工业污染关系分析——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和混频误差修正模型

    刘基伟;孙咏;李群;

    使用DP-DNN估算2008-2019年北京市PM2.5浓度数据,纳入工业领域变量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混频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分析雾霾成因,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结果表明:(1)原煤产量、火电发电量的增长加重了空气环境污染;(2)混频模型下,原煤产量、火电发电量具有更强污染效应,同时汽车制造过程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模型比较来看(1)两个模型均具有明显的误差修正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45和-0.27.(2)混频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在保留误差修正模型优点的同时,通过纳入高低频数据、预设权重多项式和模拟最优滞后阶数,具有更强大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针对上述结果,本文提议大力发展新能源、宣传节能减排理念,进一步提升生产工艺、规范生产流程,注重运输、贮藏等环节,并强化行业监督与经营规范.

    2021年13期 v.51 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灰色关联-TOPSIS的政府公共工程绿色采购评标决策方法研究

    张熠;薛雯文;王先甲;

    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TOPSIS的政府公共工程绿色采购评标决策方法.首先,采用极值处理法对政府公共工程绿色采购评标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其次,运用TOPSIS方法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系统和负理想系统的加权距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系统和负理想系统的关联度;最后,分别计算TOPSIS相对贴近度和灰色关联相对贴近度,通过对其进行线性加权集成实现各投标方案的排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科学实用,能够为一般的政府公共工程绿色采购评标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

    2021年13期 v.51 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应用

  • 基于处理效应模型的评估方法改进及应用研究

    张建军;乔松珊;吕海燕;

    处理效应模型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和公共政策研究中,模型估计结果依赖于处理对象的选择,特别是当样本量较小时,估计结论缺乏稳健性.在这种情形下,排序集抽样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基于排序集样本研究了改进的平均处理效应估计模型,对改进后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渐进性进行了证明,建立了估计量精度与回归系数估计精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排序集抽样可以有效较好提高了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的准确性.最后借助随机模拟和算例验证结论可靠性.

    2021年13期 v.51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义b—基超立方体网络的控制参数

    杨进霞;师海忠;

    图的控制参数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如通信网络、监控系统等方面.确定网络的控制参数是NPC问题.Lakshmivardhan,Dhall提出了著名的互连网络—广义b—基超立方体网络.讨论了广义b—基超立方体网络当b=3,n=5时控制数的具体值;当b=3,n=1,2,3,4,5时独立控制数的具体值,当b=3,n=6,7时独立控制数的界,当b=3,n ≥ 4时独立控制数的界;当b=3,n=1,2,3,4时连通控制数的具体值,当b=3,5 ≤ n ≤ 7时连通控制数的界;当b=3,n=1,2,3,4时完美控制数的具体值,当b=3,n ≥ 5时完美控制数的界.

    2021年13期 v.51 10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证据理论的心血管病预测方法研究

    崔春生;曹艳丽;王美琦;郭玉洁;

    心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如何根据病人的症状,实现对心血管病的预测,是开展本文研究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心血管病预测方法,首先,对与疾病有关的因素进行分类研究,然后,根据建立的模型得到BPA(基本概率指派),最后,通过心脏病数据集(Heart Disease Set)的预测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论表明采用该方法后心脏病预测准确率为93.33%.

    2021年13期 v.51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提取热点区域的时空轨迹数据聚类分析

    陆妍玲;韦晶闪;赵雨萌;周俊芬;李景文;姜建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移动对象位置信息的急剧膨胀,信息数据已经复杂化和多样化起来,使得研究时空轨迹数据变得相当困难.因此,挖掘复杂多样的时空轨迹数据隐含信息已经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核心问题.研究发现时空轨迹数据具有分布不均匀和频率不稳定等特点,通过探究其构成方式,提出一种适合时空轨迹数据的预处理方式;同时,基于移动对象在运动中轨迹数据的时空变化,探寻研究对象的活动规律,并以此构建了热点区域发现和周期模式发现方法;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采用基于划分和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以2016至2019年白头鹎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运动的热点区域进行检测,实验结果与白头鸨真实活动轨迹相符,证明方法有效,可实现对移动对象活动规律的探索.

    2021年13期 v.51 12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瓦斯涌出量GM(0,N)-ELM预测研究

    康恩胜;孟海东;李绪萍;

    为实现小样本监测数据条件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短时精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GM(0,N)模型和极限学习机(ELM)的瓦斯涌出量耦合预测模型.模型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确定预测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GM(0,N)模型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分离出涌出量趋势项和波动项;利用ELM模型对瓦斯涌出量波动项进行预测;将趋势项与波动项预测值之和作为瓦斯涌出量最终预测值,并与单一 GM(0,N)和ELM模型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结论进行比较,验证模型优越性.结果表明,基于灰色预测GM(0,N)模型和极限学习机(ELM)的瓦斯涌出量耦合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为0.1632m~3/min,平均相对误差为2.056%,运行时间为4.33s,模型具有良好的辨识度,与实际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能有效挖掘瓦斯涌出量时空演变的隐含规律,有效解释瓦斯涌出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

    2021年13期 v.51 139-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法研究

    刘福国;朱孟茹;孙德荣;

    对自动驾驶为整体的系统展开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端到端的自动驾驶系统.实验发现图像序列能够增强转向角预测性能,采用3帧RGB图像作为模型输入的方式相比传统的单流CNN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将时间信息引入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提出双流CNN结构,将时空信息有效组合,引导神经网络通过归纳传递发现短期的时间依赖性.同时基于树莓派平台设计了一种微缩智能车,以此验证在实际应用中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是否具有有效性.

    2021年13期 v.51 148-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一类相关结构下纵向数据的两步估计法

    李玉玲;高巍;

    主要研究当相关矩阵的逆矩阵可以表示为一些已知矩阵的线性组合时,纵向数据的参数估计问题.纵向数据分析中最常用的模型是广义线性模型.而广义线性模型的最根本问题是如何利用数据的组间相关性来提高统计推断的准确度和效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广义估计方程方法.尽管当工具相关矩阵被错误建模时,该方法仍能保证估计的相合性,但估计的效率会大大降低.为避免工作相关矩阵的错误建模,提出了一种新的估计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纵向数据的组内相关性.证明了该估计法的渐进正态性质,并通过模拟计算和实例分析说明了该估计法的稳健性.

    2021年13期 v.51 157-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环论的改进猴群算法求有界背包问题

    肖颜;潘大志;冯世强;

    有界背包问题(bounded knapsack problem,BKP)是经典的NP-hard问题,为利用猴群算法(MA)求解此类背包问题,主要提出一种基于环论的改进猴群算法(Ring Theory-Based Improved Monkey Algorithm,RTIMA).该算法可减少计算过程中参数的调整,增强算法的稳定性.RTIMA针对BKP问题本身的结构特点,首先采用自然数编码方式对MA进行编码处理,并对不可行解进行修复与优化处理,以保证算法的求解效果,同时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然后将环理论应用到爬过程中,对爬过程进行改进,以减少参数的调整,降低时间复杂度;最后,将信息共享机制、扰动机制应用到翻过程中,确保猴群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以增加解的多样性,从而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的趋势.通过与其他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RTIMA算法效果更好,性能更优.

    2021年13期 v.51 166-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BM复合模型的铁路建设管理效率评价方法体系及实证研究

    李志强;陈峰;宋承珠;

    当前国内铁路建设规模空前,然而鲜有研究对铁路工程建设的真实建设管理效率做出客观测评,也缺乏相关评价方法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理论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了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效果评价模型方法,并按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源管理和安全管理五大维度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典型铁路工程数据运用上述复合方法体系分别测算了各项目在五维度的管理效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权重值,完成了各决策单元总效率的综合计算与评价分析.取得了如下研究结论: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量化综合评价铁路建设管理实施效率的判别方法体系,并实证分析了典型铁路建设效率,发现在三类效率层面,各项目在加权综合效率及纯技术效率层面数值离散程度较高,呈阶梯型广泛分布于不同区间,但绝大多数项目规模效率集中分布在(0.75,0.95)小区间内,且均值相对较高(0.83),继续提升空间有限;考虑纯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存在相关系数高达0.98的正向相关性,因而提高综合效率的关键在于通过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来提高纯技术效率;五维度间对比分析发现,高效梯队铁路项目在五大维度的效率分布均衡且不存在短板,低效项目的共性则是在五个维度之间效率分布严重失衡;低效梯队各维度平均投入冗余率排序为:资源> 质量> 进度> 安全> 成本,其中资源和质量两维度投入冗余水平显著偏高,从治理冗余、提高效率的角度应予以重点改善;上述两维度中投入冗余显著偏高的指标同为"工程参建人员总数"和"铁路工程建设总投资"两项,其中前者作为人力资源组织要素对铁路建设过程影响重大,属于提高综合效率的核心优化指标.

    2021年13期 v.51 17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分数阶化学反应混沌系统的滑模同步

    李庆宾;程春蕊;毛北行;薛均晓;

    研究了分数阶化学反应混沌系统滑模同步问题.系统合理添加不确定项和外部扰动,通过设计滑模函数和控制器,以及自适应律,论证了分数阶化学反应混沌系统取得同步的充分条件.最后经数值仿真验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过设计自适应控制律,化学反应混沌系统的同步误差轨迹能够到达滑模面上.

    2021年13期 v.51 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广义Fourier变换的量子输运Green函数方法

    胡跃光;卢朓;姜海燕;

    基于广义Fourier变换理论,给出了量子输运Green函数方法的清晰数学理论解释.利用对含时问题传播子的分析解释了稳态后向Green函数和前向Green函数的数学含义及其物理意义,并严格推导了稳态问题自能项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通过广义Fourier变换,给出了含时问题边界条件的准确表达式,从而搭建了通过引入自能项把稳态及含时量子系统无界区域问题转化到有界区域问题的一般框架.

    2021年13期 v.51 194-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席位公平分配的最小占比差法

    刘超;屈小妹;

    以平均占比差定义了不公平度,提出了以最小不公平度为目标的席位分配数学模型,即让集体的不满意度达到最小.在此基础上,使用matlab设计并实现了按合理比例分配整数席位,再逐一分配剩余席位给最小占比差一方的优化算法,该算法将时间复杂度由O(P!/M_b!)降低至O(P*M_b).最后对比分析了三个典型案例在九种不同方法下的席位分配方案,验证了最小占比差法的公平和高效.

    2021年13期 v.51 20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函数cot(xα)变换的加权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及其应用

    童强;

    针对建筑物累计沉降监测数据量少、信息贫乏、非等间隔、光滑性差且呈近似指数增长等特点,建立了非等间隔灰色GM(1,1)预测模型.采用函数cot(x~2)对原始建模监测数据进行光滑度提升变换,再按作用和地位不同对建模监测数据赋予不同权重,以此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实证分析表明加权非等间隔灰色cot(x~2)-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以工程实践.

    2021年13期 v.51 209-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S方程的裂缝酸刻蚀数值模拟

    李义林;

    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储层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通过酸压数值模拟预测碳酸盐岩裂缝的刻蚀形态对酸化压裂施工有指导意义.酸压数值模拟多以立方定律为基础,然而随着油气勘探技术进步,油气开采难度增加,酸压数值模拟需要更清晰的流场分布和更高的精度.针对此问题,以N-S方程为基础,推导裂缝酸刻蚀数学模型,随后采用有限差分求解速度场,迎风差分格式求解酸浓度场.结果显示,N-S方程构建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裂缝刻蚀形态变化.

    2021年13期 v.51 216-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一类最优的二维光正交码

    方增会;

    二维光正交码(2-DOOC)是一族具有良好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的(0,1)-矩阵.令Φ(u×v,k,λ_a,λ_c)表示所有同参数的2-D OOC中码字个数的最大值.一个包含Φ(u×v,k,λ_a,λ_c)个码字的二维光正交码称其为最优的.对参数为(u×v,5,3,4)的二维光正交码进行研究,并完全确定在u,v取任意参数下Φ(u×v,5,3,4)的确切值.

    2021年13期 v.51 222-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研究

  • 基于邻居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多组一致性

    李伟勋;张丽琼;刘佳;

    针对二阶领导跟随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组一致性问题,分别就智能体具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动态特性情况,在邻域分布式控制下,提出了领导跟随的控制协议.首先,根据设计的控制协议,基于代数和图论相关知识,可以将多智能体系统组一致性问题转化为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等知识可以得到保证线性和非线性二阶多智能体系统分别达到组一致性的充分条件.最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协议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使得多智能体系统实现多组一致性.

    2021年13期 v.51 231-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无穷区间上带P-Laplacian算子的分数阶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性

    刘小刚;王震;惠小健;章培军;任水利;

    通过修正了一个关于紧性的判别准则,运用Schaefer不动点定理和pLaplace算子Φ_p(s)的特殊性质,将微分系统转化为与其等价的积分系统.借助无穷区间中判别相对紧的方法,在较弱的条件下得到了微分系统解的存在性的充分条件,并且还讨论了无界解的存在性,推广改进了相关研究成果.

    2021年13期 v.51 240-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维Minkowski空间中的类空曲面的一类高斯映射的奇异性

    苗佳晶;刘海明;

    Cuong在文献中引入了四维Minkowski空间中类空曲面的LS_r高斯映射的概念并研究了该空间中全脐类空曲面的微分几何性质.发现该类高斯映射存在奇异性并利用Lagrangian奇点理论和切触理论具体刻画了LS_r值高斯映射的奇点.

    2021年13期 v.51 250-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带Sobolev临界指数的p-Kirchhoff拟线性方程组无穷多解的存在性

    张文丽;

    研究了有界域上带Sobolev临界指数项和非局部项的p-Kirchhoff拟线性方程组问题,首先研究了问题对应的次临界扰动问题解的存在性,然后通过对次临界扰动问题的解序列紧性的分析,借助次临界扰动问题的无穷多解和最大最小值定理证明了方程组存在无穷多高能量的解.

    2021年13期 v.51 257-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l1-l2最小化模型在不同噪声下的误差估计

    宋儒瑛;张朝阳;关晋瑞;

    压缩感知理论利用信号的稀疏性这一特点,通过较少的观测数据来高概率地重构出原始信号,从而降低了采样的频率,打破了传统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局限性,同时也缓解了采样设备在硬件方面的局限性,减少了数据存储,处理及传输的成本.在l_1-l_2最小化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当测量矩阵的限制等距常数满足一定的条件,针对不同的噪声情形,l_1-l_2最小化模型求得的解与真实解之间的误差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并且当信号是稀疏且无噪音干扰时,原始信号可以被精确恢复.

    2021年13期 v.51 26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恐惧因素对食蚜蝇-蚜虫种群稳定性的影响

    占萌颖;汪艳梅;万易;尧钰涵;万阿英;郑立飞;

    建立具有恐惧因素年龄结构的食蚜蝇-蚜虫种群系统,分析了系统解的正性,有界性和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给出了两种群达到稳定时食蚜蝇和蚜虫的数量比.研究结果发现恐惧因素不影响系统正平衡点的稳定性,但影响捕食者的数量.最后进行了数值模拟,直观给出了恐惧因素对捕食者-食饵系统的影响.

    2021年13期 v.51 275-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改进FMEA模型的众包创新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陈晓君;杭益;孟庆良;

    网络化众包创新模式,作为一种企业获取外部网络群体知识资源实现创新目标的新型创新模式,其存在组织形式松散、参与大众自由自愿、创新目的性强和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导致众包创新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为此,从众包创新模式的运行流程出发,结合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构建包括众包参与主体风险、众包创新模式风险、参与者关系风险、项目需求风险、技术复杂性风险和项目任务结构风险等六维度的众包创新项目风险识别体系,运用整合模糊证据推理的FMEA方法开展众包创新项目的风险评价,并以国内典型众包平台——品威客(www.epwk.com)上的"海尔中央空调嵌入机创意征集"众包创新项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以期为企业有效开展众包创新实践、降低众包创新风险和引导众包平台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021年13期 v.51 282-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含时滞的四维能源供需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邹杰涛;宋志超;杨坤一;

    考虑含时间延迟的四维能源供需系统,建立时滞系统,分析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Poincare规范型方法,得到了 Hopf分支周期解的性质.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

    2021年13期 v.51 295-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类新的分数阶食饵捕食者模型动力学分析

    丁鹏;王震;

    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数阶时滞的食饵捕食者模型,在模型中增加了捕食者对食饵的功能反应即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函数.研究了该系统在无时滞时,分数阶次相同或不相同等情况正平衡点的稳定性,以及在含有时滞时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得到了系统正平衡点稳定的必要条件,求出了 Hopf分岔点.最后进行了数值模拟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2021年13期 v.51 305-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元欧拉函数方程φ(x1x2…xn)=k1φ(x1)+k2φ(x2)+…+knφ(xn)±l的解

    郑惠;杨仕椿;

    设φ(x)是Euler函数.讨论了 Euler函数方程φ(x_1x_2…x_n)-k_1φ(x_1)+k_2φ(x_2)+…+k_nφ(x_n)±l的可解性问题,利用初等方法给出了该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的较为精确的上界.作为应用,对于一些给定的正整数k_1,…,k_n,l,求出了此时方程的全部正整数解.

    2021年13期 v.51 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p,q)量子微分算子定义的m-调和函数类

    李书海;马丽娜;

    引进并研究用(p,q)量子微分算子定义的一类m-调和函数.用从属关系和不等式理论得到属于该类的充要条件、偏差定理和极值点.所得结果推广Yasar和Yalcin(2013)在文献中得到的结果.

    2021年13期 v.51 319-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